征信是一個什麼樣的行業?信用管理行業的過去,現狀,未來的發展如何?人民銀行在推動征信發展方面做出了哪些貢獻?為此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征信管理處的張靜峰處長為我校信用管理專業的同學做了了一個“人民銀行征信體系建設實踐與思考”的專題講座。
張靜峰處長是我校校友,于是他首先講述了對母校巨大變化的欣喜,對母校開辦信管專業的支持,他說:“對大學生來說,在校享受着助學貸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務,畢業離校走向社會後,将更是各種金融服務的受益者。因此,大學生群體信用記錄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大學生自身的形象和利益,也直接關系到全民的道德水準和文明素質。在高校開設信用專業課程,不僅可以使信用知識的普及宣傳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而且能夠培養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信用管理人才,對促進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後他通過古語今義對信用體系與征信體系的區别和聯系做了形象生動的闡釋。接着又對征信體系建設涉及哪些方面做了一一說明,強調了信用體系建立的必要性,征信立法的急迫性,以及黨中央、人民銀行對征信體系建設中的推動作用做了詳細介紹。最後他闡述了我國征信體系建設中的問題與思考。
這場講座讓同學們受益匪淺,深刻地感受到了建立征信體系以及推動和完善征信體系立法的必要性,深刻地領悟到了自己所學專業對我國信貸征信行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就像張處長說的那樣,面向社會公衆開展征信及相關金融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是人民銀行各級征信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其中也包括在校大學生。這場講座也讓同學們明确了征信的發展道路:1、要以銀行為出發點,這是方向性問題。2、走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道路。3、征信系統應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講座末尾,張處長語重心長地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沒有金融體系的穩定,就不會有經濟的健康發展。征信體系是現代金融體系運行的基石。有無健全的征信體系,是市場經濟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征信體系建設首先應立足于防範金融風險,應以信貸征信為出發點,全面推進征信體系建設,并以此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文明、和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