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成長=經驗+反思”,隻有反思,才能将“經驗”轉化為助力成長的養份。對于教師而言,沒有反思,職業生涯隻是“實踐—實踐—實踐”的簡單疊加,有所反思,才能實現“實踐—反思—提升”的螺旋式上升。
新學期以來,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三位青年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教學反思,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教學工作的熱愛與投入,以及直面問題的勇氣與解決問題的信心。
一.教師:胡熠,任教證券投資學
本學期是我第四輪主講“證券投資學”這門課。過去幾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積累了一些心得,也仍有諸多困惑。在此做一個教學反思,既為了記錄自己的教學成長過程、總結教學經驗,更是為了讓前輩同仁們及時批評指正。
1. 教學過程中的小心得
(1)作為一名新教師,站講台的經驗不足,為了盡可能保證教學過程中的流暢性,可以課前做好簡潔的教學筆記,串聯好本次課程需要講解的知識點。
(2)做好每次課之間的串聯,每次課花5分鐘左右時間回顧上次課内容,一是喚起同學們對于前期知識的記憶,便于更好理解本堂課内容;二是通過5分鐘左右的内容回顧,調動起同學們的學習狀态,以更好的精神狀态投入到本堂課的學習。
(3)重要知識點的講解,需要輔以案例和例題。同時在案例和例題講解過程中,需要讓同學們也參與進來而不是老師單方面的講授,做好互動,加深同學們對重要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4)圍繞課堂解學内容,适當布置課後作業,鞏固學生記憶。同時,做好作業的批改與講解,讓學生看到老師對課程的投入,帶動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投入。
2.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改進方向
(1)在講課過程中,仍然會出現語速偏快的情況,需要繼續練習放慢語速。
(2)對于知識點講解時間的把控仍然不足,對于課前設計好的教學内容仍然會出現在一次課内講不完或不夠講的情況,需要進一步熟悉相關知識點,合理安排好教學時間。
(3)仍然存在想把知識點盡可能灌輸給學生的思想,在上課過程中有時候會忽略學生的需求,自己講得興奮,學生卻一臉茫然。需要進一步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明确哪些知識點是學生需要詳細掌握的,哪些知識點适當點撥就行,做到教學過程中的詳略得到,重點突出。
二.教師:李傑,任教金融的邏輯、證券投資學
入職南審兩年多的時間裡,我給學生上過“金融的邏輯”和“證券投資學”兩門課,每次備課,都會問自己,“如果我是學生,我願意聽什麼樣的課?”
我想一門好的課堂應該有下面幾方面的特點。一是“已知”的延伸。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由已知到未知,才會讓學生更好接受新的知識點。由未知到未知,會讓學生越聽越迷糊。二是嚴謹的邏輯。整門課程應該有一條清晰的主線,每次課講授新内容都要回歸主線,始終提醒學生我們目前講授的内容在整門課程的哪個位置。三是适當的提問。課程進行中要時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需要在某些環節設置适當的提問,啟發學生思考,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
三.教師:宋文,任教金融工程
自任教“金融工程”課程以來,盡管學校和學院督導老師對授課内容、知識深度廣度等方面評價正向肯定,但學生的評教成績偏低。經過反思,個人認為是師生互動方面出現問題,拟從如下三個方面分析并改進。
1、教師所“講”與學生所“學”
授課過程中過于注重數學推導,而忽視學生實際接受能力,“說明白”與“聽得懂”出現脫節。同時,課堂缺少實踐背景,不利學生理解。改進方式為苦練内功,授課深入淺出,自己先“說明白”,并拓展實踐素材,豐富應用背景。
2、教師所“授”與學生所“受”
課堂上會偶爾和同學分享一些未來規劃、考研和考公的話題,但同學反應一般,有同學表示“課堂應該90%的内容是分享幹貨”。盡管此為個人見解,但本質是分享過于泛泛,沒有聚焦學生的實際問題。改進方式為轉換視角,随需而應。
3、教師所“想”與學生所“做”
課堂要求偏嚴格,不管是作業還是紀律,導緻師生關系不和諧。本意雖好,但不如人意。比如要求學生前排就坐,要求學生以作業形式給出課堂建議,引起較大反彈。改進方式為柔性管理,尊重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