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科研與教學動态
【一流專業建設】課程思政建設中推進金融倫理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發布時間:2021-12-16 浏覽次數:2695

作者:石巋然教授
主講課程:信用管理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時代,對高校金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金融學教學普遍存在觀念滞後、知識陳舊、價值取向淡化等諸多問題,應加強金融倫理道德的教學,為新時代互聯網金融的和諧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在推進金融倫理學教學實踐中,要進一步開發教學資源,搭建支撐平台,形成長效機制。

一、引言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這一重要論述指明了課程育人的根本遵循與重點方向。自2014年開始,上海高校試點探索“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實現渠道。

課程是學科知識的整合,是學科和專業發展的支撐。“課程思政”指“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知識、經驗或活動過程中。近年來,國内各高校在課程思政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育人實效。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不僅是一種技術性活動,而且涉及到諸多價值判斷。在金融活動中,各參與主體都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博弈,具有明顯的“經濟人”特征;同時他們又不可避免地要承擔“社會人”的責任,在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社會利益不能共赢條件下需要進行價值判斷時,應該踐行倫理準則,以維護金融活動的健康運行。

亞當·斯密早在《道德情操論》中指出,一旦對金錢名利的追求超越對道德情操的追求,那麼社會公正性便遭踐踏。和其他市場相比較,金融市場是一個更容易孳生貪婪的場所,大量“敗德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造成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實際上,金融資源的稀缺性不僅要體現為制度設計的跨期關懷,更應體現為一種道德境界。然而,現實中金融資源的稀缺性卻不斷慫恿着理性并将其推向貪婪的極緻。顯然,要重構金融制度,道德因素不僅不可或缺,而且需要将其熔于一爐。

當前,随着金融科技的發展,我國金融業正在經曆重大變革,同時也帶來了數字鴻溝、信息繭房效應、個人隐私保護等倫理道德挑戰。作為承擔金融學教學任務主陣地的高校,在傳播金融知識和金融倫理方面應當發揮怎樣的作用?在當前課程思政的大格局下,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積極實踐,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恰逢其時。

二、金融倫理教學現狀與面臨的問題

  (一)金融倫理的教學現狀

金融倫理學的研究始于20 世紀 90 年代,21世紀初成為國際金融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并開始進入英美著名高校的課程體系,對推進國際經濟與金融的協調發展、維護國家金融秩序與金融安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份對 10 所全美最佳商學院的課程調查發現,金融倫理學已成為核心課程之一。金融倫理學主要包括金融市場的公平性理論、金融契約倫理、金融職業的德性倫理、金融倫理風險以及金融監管倫理等内容。但西方金融制度的倫理分析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基礎價值觀問題。

我國關于金融倫理學的研究起步較晚,王曙光的《金融倫理學》(2011 年版)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金融倫理學的理論框架。本文作者對國内部分高校金融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的課程進行了調查,但發現将金融倫理學作為核心課程的很少,作為選修課程進行開設的院校也是寥寥無幾。從調研情況來看,隻有少數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結合講授内容簡要提及金融倫理,或在講授中将金融倫理作為課外閱讀材料作為補充,忽視了中國優秀的道德倫理文化,淡化了金融倫理教學,無法實現“将倫理視角嵌入金融學教育過程,将道德基因融入金融學學生心靈”的教學目标。

  (二)部分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

近年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性事件的疊加使得經濟複蘇蒙上陰影。透過金融危機的表象,可以發掘其深層次原因是道德倫理和價值觀念。這正如瓊·羅賓遜夫人所說的,“任何一種經濟體系都要有一組規則,一種能對經濟體系進行評價的形而上學,一個存在于個人心中并迫使他遵循的道德心”。因此,對于高校教師而言,不能僅僅關注“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忽略那些“水下”更豐富而有意義的金融倫理道德問題。

遺憾的是,高校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仍有部分教師對此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他們片面地将金融危機的原因歸結為金融缺位、金融制度缺失和世界金融體系内在弊端,沒有将金融危機和金融體系的倫理失範和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問題緊密聯系起來,未能從金融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公衆福利之間的關系角度思考問題,在課堂上僅将金融效率奉為圭臬的傳統理念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無法全面把握金融學理論的核心範疇和基本價值規範。現實中,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暴露出許多問題:一方面,市場秩序不規範、信息不對稱等導緻市場失靈、道德風險頻頻發生,嚴重阻礙了金融市場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資本無序擴張、壟斷及惡性競争等問題層出不窮,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明顯滞後。許多教師對上述問題僅從現狀描述角度進行講授,卻對資本市場的倫理制度缺失“視而不見”。

  (三)教學上不能“與時俱進”

當前,金融與科技融合、科技助推金融創新是當代金融發展的主要特征。随着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鍊等技術快速發展,在金融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金融生态,引起了金融業态的變革。金融學科的發展與金融實踐的發展密切相關,互聯網金融等新金融業态與模式的發展,對高校金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在傳統經濟學框架下的高校金融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諸如課程建設相對滞後、教學資源平台短缺、實踐教學内容不足等問題。新金融業态發展的現實要求高校與時俱進,深化教育改革,培養适應市場需求的應用型金融人才。

毋庸諱言,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對于傳統金融業的理念創新和促進市場的效率公平産生了一定作用,如推動普惠金融、沖擊長尾效應等,但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倫理風險。互聯網金融活動中的特殊倫理關系以及機構、個人等參與群體的規範準則等問題,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但理論研究已經遠遠滞後于金融實踐。事實上,金融專業的學生非常有必要了解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倫理關系、倫理意識、倫理準則、倫理活動以及金融市場應遵循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尤其是學會從信用共享、風險共擔、利益共分等層面來探索問題,使其得到精心引導和栽培。但目前在金融專業的教學中,對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倫理幾乎很少涉及,也極少有教師通過采取訪問、實地調研、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法,把握我國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企業的倫理現狀,充分占有第一手資料,并以此為基礎有機地融入課堂教學。

三、加強金融倫理教學的思考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加強金融倫理教學已經成為一項迫切任務。為此,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破解難題。

  (一)深化認識和理解

一是要從教育思想的高度提高認識,認真審視與反思高等教育的本質、使命、功能、規律和創新邏輯,深刻認識課程思政的引領作用,深入理解“課程思政”是因勢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華,是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轉型,是因時而進的思政體系重構。

二是深入推進“課程思政”,要認識到其重要責任就在于價值引領。“課程思政”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柔性的教育方法,要圍繞“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标,進行系統梳理和改造,深入挖掘金融學各課程蘊涵的思政元素,着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工作體系。

三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重建國際金融秩序,必須摒棄以自由主義為核心的資本主義倫理文化,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倫理文化。同時,面對我國社會的現實和思想矛盾,課程思政還要體現出中國特色和中國話語,構建出富有傳統内涵、時代精神和具有中國味的金融教育體系。

  (二)提高教師的素養

推進“課程思政”改革涉及多方面,而教師是其中的最關鍵因素。教師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而不是簡單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提升教師素養,必須增強金融專業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認同,最終達到課程系統性與協同性的耦合,課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通。一要加強學科、專業本身的使命和責任意識教育,強化專業教師對金融學科、金融學專業内在價值、社會價值的充分認識,增強教師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以人文素養涵養人心、培育人格,在其具體的知識、學理、技術等的教育中凸顯價值引領和精神塑造功能;二要加強育人意識培養,深化金融專業課教師對自身以及學科育人職責的認識,強化其内在價值認同,引導教師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自覺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人文視野的關照和人文精神的溝融,更易于實現知識和價值的融會貫通;三要不斷加強師風師德建設,提高金融專業課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培養一批“學高”“身正”的教學骨幹,以身作則做好思想引導和行為示範,提升金融倫理課程的整體質量。

  (三)加強學習和研究

作為高校金融專業的教師,應深入研究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全面了解當前金融科技涉及的科技技術及其在各業态的應用,一方面向學生展示科技賦能對金融領域發展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要闡明金融科技在快速發展和應用的同時也會帶來更廣泛的金融風險、技術風險和倫理風險。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深刻解析典型案例,鑄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高質量發展和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發展觀,深入研判金融市場價值與實踐特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新時代中國金融業發展成就,樹立正确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以強大正能量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

從金融市場實踐的結果來看,主流經濟學所倡導理論缺乏倫理思考。金融倫理規則是對金融法律有重要補充,加強對金融科技諸多方面倫理道德的分析。針對當前不斷湧現出來的金融科技新模式,專業課教師可通過講授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鍊等的内涵、外延,并對不同各類的模式逐一評述其倫理問題。通過采取全過程、全鍊條、“沉浸式”培養模式,幫助學生養成正确的理念,掌握科學的方法與先進的技術,全面培養服務祖國的知識儲備與實踐能力。一門課程像一顆種子,要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才能使學生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有章可循,既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也可以防止自己違反倫理道德,為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推進金融倫理教學的實踐

  (一)開發教育資源

近年來,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的領導和骨幹教師就推進金融倫理教學多次開展研讨,主要圍繞以下兩個問題:第一,進入新時代,金融倫理出現了哪些新的變化?第二,怎樣實現從課程思政到教師思政,進而到專業思政的轉變?通過深入研讨,教師們充分認識到新時代的金融學課程建設,應當集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于一體,明确了金融學課程思政的基本思路。

實現金融課程思政的另一關鍵是做好教育資源開發。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積極推進金融倫理思政教育資源開發。一是通過研讨金融倫理學的理論框架和教學體系,确立一種有利于金融穩健運作、公衆福利提升和社會和諧發展的嶄新的金融倫理規則。二是突出内容的深度和實踐的廣度,在課程中深入闡述金融體系中的平等、公平、誠信等倫理原則及其實現方式,充分說明如何處理權利-義務關系、委托-代理關系和自律-他律關系。三是針對新時期的金融科技出現的新特點,充分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鍊等被充分運用的現狀,從理論分析的角度慎重地對每種模式的倫理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将金融公平與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視為金融市場的價值目标,告誡學生避免遊走于各類金融業态的“灰色地帶”。

  (二)落實四項舉措

2018年開始,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分别從金融學、投資學、保險學、金融工程和信用管理五個專業遴選了一批試點課程,着力挖掘課程内容中的德育因子。在新一輪培養方案的修訂過程中,課程思政已經已滲透到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各專業(包括CFA和金融科技兩個特色方向)開設的所有課程中。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以金融學、投資學兩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及兩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契機,設計充分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人才培養方案。一是在人才培養目标方面,明确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為己任,立足江蘇、面向全國、對标國際,培養具有深厚家國情懷和良好職業道德,深蘊人文精神與理工氣質的複合型、創新型、應用型金融人才。二是在學生畢業要求方面,貫徹OBE理念,充分融入思政目标,設計每門課程的實施路徑,構建了職業素養、誠信道德、法律意識、家國情懷等四大思政專題,将這些專題有針對性地導入不同課程,體現思政教育的全面性與系統性。三是在專業教材建設方面,有機融入課程思政與專業思政改革的思路,深入诠釋“三全育人”理念,在《金融審計》《金融風險管理與監管科技》《信用管理學》等教材編寫過程中,通過将設計“思政羅盤”将各個知識點對應到思政問題,構建課程思政“觸點”的快速匹配表,從而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四是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通過打造“實踐講堂”“通識講堂”和“校友講堂”等三個特色講堂,全面打通多元學習渠道,以科研優勢賦能人才培養,将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工匠精神等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實踐教學中,以課程思路驅動的金融價值觀引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形成長效機制

充分發揮高校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實現大學教育“四個回歸”的迫切要求。課程思政的基礎在課程,重點在學院,關鍵在教師。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實踐中已經遇到了各類機制瓶頸問題,必須進行創新,為此提出要在“思路攻堅”“師資攻堅”“教材攻堅”“教法攻堅”等四方面形成長效機制。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每個專業建立一門示範課程,打造名師課堂。示範課程主要從通識選修課、專業課中選擇,并遴選一批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老師擔綱講授。示範課程要求在教學大綱、教學設計、課外輔導、課程考核等各個環節都能體現課程思政要素。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的知名學者、骨幹教師在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和改革中當上了“領頭雁”,示範課程學院進行項目立項、經費支持等方面予以培育,以此激勵全院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每學年編輯一本課程思政案例教材。鼓勵教師挖掘課程思政資源,并把這些資源編輯成書,供全院教師所共享。這種案例的日積月累可以為課程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素材。例如教師面對信用管理專業的學生講傳統文化,可以舉例信用管理中所蘊含的文化内涵進行講解,這樣更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共鳴,有助于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定期組織課程思政教學沙龍。學院遴選優秀的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教學的“育人目标、育人方式”等方面開展教學研讨,營造“課程思政”的氛圍。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也在全院範圍内開展以課程思政為主題的教學競賽,或在期中教學檢查的示範課程中組織教學觀摩。此外,學院組織的小規模、高頻次的“院長面對面”“午餐報告會”系列活動,深受學生歡迎。

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高度重視各類實踐活動,尤其是“挑戰杯”“互聯網+創新創業項目”等競賽。對于這類活動,學院整合資源,邀請學校四大書院(沁園、潤園、澤園、澄園)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形成學院書院聯動的協同育人機制。通過這些活動,給同學們知識和智慧的碰撞,視野的開拓和曆史的關照。

五、結束語

近年來,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深入學習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聚焦“四個回歸”,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積極構建具有南審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特色的,系統性、針對性、實效性較強的課程思政工作新格局。金融倫理課程既有知識的講授、也有價值的引領,更有文化自信的彰顯和大國情懷的勃發。

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着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着力在做精金融倫理課之“鹽”、做鮮“課程思政”之“湯”、做強金融專業教師之“廚”這三個方面深化探索,不斷推進“金融倫理”課程建設。

Baidu
sogou